图书介绍

孔子百科辞典20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孔子百科辞典
  • 张岱年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ISBN:978753263053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89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928页
  • 主题词:孔丘(前551~前479)-生平事迹;孔丘(前551~前479)-哲学思想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孔子百科辞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孔子综述1

生平事迹称谓封号孔丘11

仲尼11

尼父11

圣之时者11

集大成11

褒成宣尼公11

素王11

文圣尼父12

邹国公12

先师尼父12

先圣先师12

宣父12

太师12

隆道公12

文宣王12

玄圣文宣王12

至圣文宣王12

大成至圣文宣王12

至圣先师12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12

万世师表12

孔圣人12

孔夫子13

盗丘13

孔老二13

孔二先生13

黑帝之子13

光净童子13

太极上真君13

玄宫仙13

儒童菩萨13

祖先亲属微子14

微仲衍14

宋公稽14

丁公申14

湣公共14

缗公共14

弗父何14

宋父周14

世子胜14

正考父14

孔父嘉14

木金父15

祁父15

睾夷15

防叔15

伯夏15

叔梁纥15

颜征在15

孟皮16

伯尼16

亓官氏16

孔鲤16

伯鱼16

泗水侯16

子思16

孔伋16

沂国述圣公16

沂水侯16

孔白16

子上16

孔求16

子家16

孔箕16

子京16

孔穿16

子高17

孔谦17

子慎17

孔鲋17

子鱼17

孔甲17

事迹传说孔子诞日17

孔子形相17

志于学18

少也贱18

季氏飨士18

子入太庙18

孟僖子诫子18

问礼老子19

问乐苌弘19

学琴师襄19

问学郯子19

授徒讲学19

子观夏礼20

项橐为师20

童子辩日20

瞰亡往拜20

闻韶20

孔子失言于晏子21

晋铸刑鼎21

穿井获羊21

为中都宰21

为小司空22

为司寇22

诛少正卯22

摄相事22

夹谷之会23

堕三都23

观蜡23

说“大同”、“小康”24

齐馈女乐24

孔子议晏婴24

仲尼去鲁24

子畏于匡25

子路问津25

子见南子25

弹琴解甲26

孔子过蒲26

微服过宋26

厄于陈蔡26

仲尼之楚27

晏子论仲尼相鲁27

陈庭辨矢27

节骨专车27

饭黍雪桃27

删诗28

删书28

作春秋28

韦编三绝28

伯牛废疾29

获麟绝笔29

闻耗覆醢29

梦奠两楹29

孔子卒日30

文物遗迹鲁国故城30

明修曲阜城30

三“孔”30

曲阜孔庙30

阙里孔庙30

孔府30

孔林31

文庙31

大成殿31

两庑31

寝殿32

圣迹殿32

棂星门32

泮桥32

奎文阁32

鲁壁32

孔壁32

万仞宫墙32

万古长春坊32

金声玉振坊32

洙水桥32

阙里33

阙党33

阙门33

杏坛33

矍相圃33

孔宅故井33

孔子墓33

孔子冢33

古泮池33

舞雩台34

孔子闻韶处34

孔子宰中都处34

孔子入周问礼乐处34

孔子登东山小鲁处34

孔子登泰山小天下处34

齐鲁夹谷会盟处34

孔子观川处34

孔子作春秋处34

孔子手植桧35

西狩获麟处35

季桓子井35

孔子匡、蒲被围处35

孔子击磬处35

仪封人请见处35

永城子岩35

宋人伐木处35

子路问津处35

陈蔡绝粮处36

梁公林36

尼山36

夫子洞36

坤灵洞36

子贡庐墓处36

颜母祠36

孔鲤墓36

孔伋墓37

孔仁玉墓37

孔尚任墓37

尼山孔庙37

圣考齐国公墓37

少昊陵37

周公庙37

问礼堂故址37

两观台37

颜庙37

复圣殿38

杞国公殿38

林放问礼处38

望父台38

孔子还乡祠38

孔府38

衍圣公府38

衢州孔氏家庙38

曲阜四大书院39

孔府书院39

尼山书院39

洙泗书院39

敷文书院39

尼山小学39

四氏学39

孔府档案40

孔子像40

孔子行教像40

孔子为鲁司寇像40

孔子燕居像40

孔行颜随像40

大哉孔子赞像41

大成至圣文宣王像41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41

孔门弟子画像石41

汉墓壁画孔子见老子41

圣迹图41

曲阜碑刻41

孔庙汉魏碑42

曲阜祀孔碑42

曲阜元碑42

北陛石42

五凤刻石42

祝其卿坟坛刻石43

上谷府卿坟坛刻石43

王陵塞石43

乙瑛碑43

孔谦碑43

孔君墓碑43

礼器碑43

孔宙碑43

史晨碑44

孔彪碑44

启圣王墓碑44

庆寿碑44

孔褒碑44

熹平残碑44

鲁相谒孔庙残碑44

竹叶碑44

归德桥碑45

考槃涧碑45

鲁孔子庙碑45

贾思伯碑45

张猛龙碑45

李仲璇修孔子庙碑45

北齐夫子庙碑45

陈叔毅修孔子庙碑45

孔子颜回赞残碑46

文宣王庙门记碑46

新修文宣王庙记碑46

敕修文宣王庙碑46

孔子及从祀先贤先儒赞碑46

米芾孔子手植桧赞碑46

宋真宗孔子赞碑46

对话碑47

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47

清圣祖御制阙里至圣先师孔子庙碑47

清世宗御制重修至圣先师孔子庙碑47

清高宗躬诣阙里孔子庙庭御制碑47

大成殿内匾额47

大成殿内对联47

孔氏南宗家庙48

思鲁阁48

孔子夫妇楷木像48

先圣遗像碑48

祭孔仪程48

丁祭祀礼48

孔氏南宗家庙祭孔典礼49

祭孔乐舞49

孔子位前祭器49

大成乐乐器50

大成乐舞舞具51

丁祭乐51

南宗衢州孔氏家庙祭祀乐51

东庑先贤52

西庑先贤52

东庑先儒52

西庑先儒52

四配十二哲及先贤先儒53

孔庙从祀之变易53

历代帝王朝圣53

乾隆帝朝圣54

孔氏行辈54

孔府宴54

孔府菜54

北京孔庙54

南京夫子庙54

上海文庙55

苏州文庙55

西安文庙55

泉州文庙55

德阳孔庙55

太原文庙55

平遥孔庙56

岳州孔庙56

建水文庙56

呼和浩特文庙56

乌鲁木齐文庙56

台北孔庙56

台南孔庙56

国外孔庙57

日本长崎孔子庙57

思想体系政治法律思想孔子政治思想58

孔子法律思想59

礼治60

德治60

大道61

有道61

无道61

学道61

先王之道61

文武之道62

礼62

乐63

齐礼63

立于礼63

圣王64

盛德64

公64

选贤与能64

讲信修睦64

博施于民65

身正65

善人65

劳而不怨65

惠而不费65

威而不猛65

泰而不骄65

欲而不贪65

宽猛相济65

胜残去杀66

暴66

虐66

法66

刑罚66

贼66

尊五美66

屏四恶67

举逸民67

继绝世67

兴灭国67

述而不作67

无讼67

焉用杀67

片言折狱68

佞人68

敬事68

小大由之68

闻达68

干禄68

刑德69

思危69

诗教69

书教69

乐教70

易教70

礼教70

春秋教71

七教71

礼三本71

三至71

九经71

三归72

仕72

果达艺72

先进73

后进73

举直错诸枉73

礼之本73

无倦73

先之劳之73

一言兴邦74

一言丧邦74

近悦远来74

欲速则不达74

犯而勿欺74

正而不谲75

谲而不正75

在位谋政75

士不怀居75

教而后刑75

无为而治76

善事利器76

谋道76

安无倾76

载舟覆舟76

取人76

至察无徒77

无度则失77

刑政相参77

轻无赦77

五刑77

苛政猛于虎77

刑省78

善政必简78

善言必听78

安身取誉78

征民78

愚民奸78

大德配天78

失政78

谕臣79

谏79

无夺无伐79

举贤才79

和无寡79

礼之用和为贵80

和为贵80

道二80

天下无敌80

民无二王80

反经80

举善81

修文德81

哲学思想孔子哲学思想81

孔子宗教观83

天83

命84

天命84

道85

天道85

地道85

人道85

鬼神86

怪力乱神86

三畏86

祭祀86

事鬼87

事人87

生死87

仁87

中庸89

中道89

中行90

时中90

中和90

狂狷90

过犹不及90

和91

同91

和而不流91

乡原91

执中91

允执其中92

一以贯之92

变化92

权92

时93

因93

两端93

阴阳93

辩讷94

勇怯94

刚柔94

博约94

幽明95

张弛95

进止95

穷神知化95

祸福相生95

存亡祸福皆在己95

诚95

易含万象96

学96

习96

知96

智97

生而知之97

学而知之97

困而学之98

知命98

知言98

知人98

上知下愚98

九知99

问99

闻见99

反99

视99

观99

察100

学思100

默识100

三思100

九思100

而立101

不惑101

知天命101

耳顺101

从心所欲不逾矩101

闻道101

行101

言行102

遇102

不遇102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02

三患102

不出户,知天下102

挹而损之103

伦理教育思想孔子伦理思想103

孔子教育思想105

孔子心理学思想108

仁之本110

仁之方110

仁且智110

仁者安仁110

仁者不忧110

泛爱众110

里仁111

安仁111

利仁111

德111

德行111

民德111

义111

利112

见利思义112

见危授命112

见得思义112

忠恕112

忠113

孝113

悌114

慈114

信114

恭114

勇114

直115

刚115

俭115

贞115

克115

让116

谦116

忍116

恒116

愿116

惠116

敏117

良117

敬117

慎117

友117

隐117

明118

温118

宽118

重118

斗筲之人118

奢118

恕118

欲119

侗119

悾悾119

骄119

吝119

耻120

讷120

伐120

怨120

君子120

小人121

成人121

圣122

圣人122

贤人122

立人122

达人122

下学上达122

克己122

克己复礼123

爱人123

视听言动123

躬自厚123

内省123

自省124

内自讼124

三省124

成身124

敬身124

见贤思齐124

志124

修己125

崇德125

至德125

务本125

杀身成仁125

舍生取义126

自取126

正身126

三友126

友直126

友谅126

友多闻126

交朋之道126

任重道远127

经权127

群而不党127

弘毅127

直言直行128

容貌128

颜色128

辞气128

直道而行128

固穷128

不忮不求129

既往不咎129

仁道129

不忧不惧129

犯而不校129

死而后已129

慎言慎行129

践迹130

思不出位130

成人之美130

切切偲偲130

怡怡130

谔谔130

先觉130

以德报德131

辟世辟地辟色辟言131

忠信笃敬131

小慧131

矜而不争131

为仁由己131

患得患失132

以直报怨132

无违132

亲民132

至善133

三变133

修己安人133

五耻133

安百姓133

辅仁133

三乐133

有耻134

修德134

小德134

周而不比134

比而不周134

无争134

刚毅木讷134

躬行135

为己为人135

直枉135

大节135

无适无莫135

乐而忘忧136

正己136

言过其行136

三愆136

巧言令色136

文过136

有教无类136

束脩137

来者不拒137

夫子137

好学137

时习137

力行138

博学138

启发138

知耻138

三忧139

循循善诱139

进而不止139

后生可畏139

因材施教139

教学相长140

四不足道140

四教140

六艺140

射140

御141

数141

弘道141

志于道141

据于德141

依于仁141

禄在其中142

与善人居142

力不足142

择善而从142

每事问142

学而优则仕142

才难143

无息143

经济管理思想孔子经济思想143

孔子管理思想144

罕言利144

先富后教145

均无贫145

和无寡145

谋道不谋食145

忧道不忧贫145

安贫乐道146

小道146

焉用稼146

百姓足146

足食147

薄赋敛147

耕馁147

节用147

富而无骄147

使民以时147

贫贱147

富贵148

贫而乐148

贫而无怨148

厚葬久丧148

富民148

庶148

民信148

民利149

富而好礼149

患不均149

患不安149

周急不继富149

史学思想孔子史学思想149

损益151

秉笔直书152

春秋笔法152

隐其阙失152

《春秋》以道义152

笔削《春秋》153

美学思想孔子美学思想153

思无邪154

兴观群怨155

绘事后素155

兴于诗155

成于乐155

游于艺156

乐可知156

乐而不淫156

哀而不伤157

温柔敦厚157

依仁游艺157

翕、纯、皦、绎157

尽善尽美158

文质彬彬158

野159

史159

文159

文学159

言语159

文章160

以文会友160

郑声淫160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60

北鄙之声161

逻辑思想孔子逻辑思想161

正名162

名163

名正言顺163

言顺事成163

雅言163

巧言163

失言163

六言六蔽163

言不可苟164

名之必可言164

言之必可行164

言中伦164

行中虑164

法语之言164

巽与之言164

辞达164

告往知来165

能近取譬165

举一反三165

问一得三165

闻一知十165

温故知新165

楚人异人166

百世可知166

小辨害义166

小辨166

思166

类167

言167

叩两端167

无可无不可167

军事思想孔子军事思想167

用兵169

教民战169

足兵169

军旅之事169

赋170

齐、战、疾170

暴虎冯河170

谋170

千乘之国171

百乘之家171

万乘之国171

养生思想孔子养生思想171

仁者寿173

德润身173

养浩然之气173

养心173

坦荡荡174

寡欲174

慎疾174

不知老之将至174

人不知而不愠174

乐而不淫174

哀而不伤175

三戒175

戒色175

戒斗175

戒得175

八不食175

食不语175

食不厌精175

脍不厌细175

唯酒无量,不及乱176

不使肉胜食气176

不撤姜食176

疏食饮水176

寝不言176

寝不尸176

居不容176

游于艺176

乐山乐水176

暮春浴沂177

胎教177

孔子思想与科学177

典籍文献六经典籍孔子与易经孔子与《易经》179

周易180

易经180

易传181

帛书周易181

周易注181

周易王氏注182

周易集解182

周易正义182

周易兼义182

周易本义182

孔子与书经孔子与《书经》183

尚书183

书184

书经184

今文尚书184

古文尚书184

尚书大传184

尚书孔氏传184

孔子与诗经孔子与《诗经》184

诗经185

诗186

三百篇186

关雎186

风、雅、颂186

周南186

召南186

韩诗外传186

诗集传187

毛诗正义187

孔子与礼经、乐经孔子与《礼经》、《乐经》187

三礼188

仪礼188

周礼188

礼记188

大戴礼记189

小戴礼记189

曲礼190

王制190

月令190

学记191

礼运191

乐经191

乐记191

孔子与春秋孔子与《春秋》192

春秋192

左传193

公羊传193

穀梁传193

十三经典籍孝经193

尔雅194

小尔雅194

五经194

六经194

七经195

九经195

十经195

十一经195

十二经195

十三经195

十三经注疏195

小经195

大经196

中经196

石经196

论语注本论语196

论语学200

古论语200

鲁论语200

齐论语201

逸论语201

张侯论201

上论语201

下论语201

学而202

为政202

八佾202

里仁202

公冶长202

雍也202

述而202

泰伯202

子罕202

乡党202

先进202

颜渊202

子路202

宪问203

卫灵公203

季氏203

阳货203

微子203

子张203

尧曰203

论语孔安国注203

古文论语训解204

论语训说204

论语郑玄注204

论语包咸注204

论语周氏章句204

论语何休注204

论语周生氏义说204

论语释疑204

论语王氏义说205

论语陈氏义说205

论语王氏说205

论语注疏206

论语谯氏注206

论语卫氏集注206

论语缪氏说207

论语旨序207

论语体略207

论语隐义注207

论语庾氏释208

论语梁氏注释208

论语殷氏解208

论语蔡氏注208

论语琳公说209

论语颜氏说209

论语顾氏注209

论语沈氏训注210

论语熊氏说210

论语虞氏赞注210

论语袁氏注210

论语江氏集解211

论语栾氏释疑211

论语范氏注211

论语张氏注212

论语孙氏集解212

论语李氏集注212

论语梁武帝注212

论语褚氏义疏213

论语沈氏说213

论语集解义疏213

论语太史氏集解214

论语笔解214

论语辩214

论语音义214

论语说214

论语拾遗214

论语解215

论语解215

论语全解215

论语杂解215

论语绝句216

论语集说216

论语集解216

论语集注216

论语或问216

论孟精义217

癸巳论语解217

南轩先生论语解217

论语说217

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217

论语意原218

论语指南218

石鼓论语问答218

论语集注考证218

读论语丛说219

论语类考219

论语贯义219

论语外篇219

论语逸编219

论语类求219

论语直解219

论语学案220

论语稽求篇220

读论语札记220

论语传注220

论语传注问220

论语说221

论语赘言221

论语注参221

论语古义221

论语竢质222

论语通释222

论语发微222

论语郑注223

论语说义223

论语后案223

论语孔注辨伪223

论语正义224

论语孔注证伪224

论语解224

论语论仁论225

何休注训论语述225

论语古注择从225

论语郑义225

何劭公论语义225

论语小言226

续论语骈枝226

论语平议226

论语补疏226

论语注227

论语训227

论语时习录227

论语足征记228

论语经正录228

论语笺释228

论语偶记228

论语稽228

论语古解229

论语话解229

论语事实录229

论语补注229

论语异文考证230

论语比230

论语鲁读考230

论语浅解230

论语骈枝230

论语述何231

论语直指231

论语后录231

论语随笔231

论语发疑231

论语广注232

论语余说232

论语古训232

明明子论语集解义疏232

论语汇解凡例233

论语异文集览233

论语人考233

论语地考233

论语师法表233

论语注233

广论语骈枝234

论语发隐234

论语实测234

金州讲习会论语讲义234

论语集注补正述疏235

春晖楼论语说遗235

论语大义定本235

论语徼知录235

论语要略235

论语集释236

论语疏证236

论语新探236

论语译注236

论语今译237

论语新解237

论语浅解237

论语今读237

《论语》汉英对照读本237

论语臆解238

论语今注今译238

论语通释238

论语疑考238

论语译注及异文校勘238

论语通义238

论语章句新编238

论语古义239

论语征239

论语考文239

论语大疏239

论语会笺239

论语讲座239

论语年谱239

论语之研究239

孔子语录240

论语(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话录)240

孔子的《论语》240

刘译《论语》240

四书注本四书241

四书章句集注241

四书或问241

四书集编241

四书纂疏242

融堂四书管见242

四书辨疑242

四书集义精要242

四书待问243

四书通旨243

四书管窥244

四书经疑贯通244

四书通245

四书通证245

四书纂笺245

四书疑节246

四书大全246

四书因问247

四书蒙引247

四书评247

四书留书247

四书说约248

四书遇248

读四书大全说248

四书训义248

四书笺解249

四书考异249

四书稗疏249

四书近指249

四书索解249

四书賸言250

四书讲义困勉录250

四书正误250

四书反身录250

四书劄记251

此木轩四书说251

四书约旨251

四书凝道录251

四书是训252

四书说略252

四书玩注详说252

四书质疑252

四书温故录253

四书存参253

四书逸笺253

四书解细论254

四书拾义254

四书私谈254

四书理话254

四书手读255

言行辑录孔丛子255

孔子家语255

家语疏证255

家语佚文255

家语证伪255

家语疏证256

孔子集语256

孔子三朝记256

年谱传记孔子世家256

孔子编年256

东家杂记257

孔氏祖庭广记257

孔子论语年谱257

重修阙里志·孔子年谱257

圣门年谱257

圣门志·孔子年表258

孔孟图谱258

麒麟记258

孔子世系考258

阙里文献考258

孔子年谱纲目258

圣师年谱259

学宫辑略259

孔子编年259

宗圣志260

先圣年谱260

孔子年谱260

至圣先师世系考260

至圣编年世纪260

至圣谱考261

通鉴至圣备考261

阙里述闻261

孔门实纪262

孔孟志略262

孔氏三出辩262

先圣生卒年月日考263

圣域述闻263

圣节约会263

孔子世家补订263

孔子年谱辑注264

增删孔子世家264

孔子世家后编264

洙泗考信录264

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264

孔子祖籍考264

孔子家族全书264

出土文献上博战国竹简265

孔子诗论265

子羔265

鲁邦大旱265

民之父母265

从政(甲篇、乙篇)266

中(仲)弓266

季庚子问于孔子266

孔子见季?子266

郭店楚简266

五行266

缁衣267

鲁穆公问子思267

穷达以时267

唐虞之道267

忠信之道268

性自命出268

尊德义268

成之闻之268

六德268

儒家者言269

简本《论语》269

卜天寿《论语》抄本269

孔子项托相问书269

孔子马头卜法269

弟子后学孔门弟子孔门弟子270

七十子271

颜回271

颜渊272

子渊272

仲由272

子路272

季路272

端木赐272

子贡273

卜商273

子夏273

颛孙师273

子张274

曾参274

子舆274

曾子274

冉求274

子有275

冉有275

言偃275

子游275

樊须275

子迟276

樊迟276

宰予276

宰我276

子我276

冉雍276

仲弓276

有若276

子有277

闵损277

子骞277

原宪277

原思277

公西赤277

公西华277

高柴277

子羔278

冉耕278

伯牛278

宓不齐278

子贱278

司马耕278

子牛278

司马牛278

澹台灭明278

曾点279

曾蒧279

曾皙279

商瞿279

子木279

公伯寮279

子周279

公冶长279

子长279

南宫适279

南宫括280

子容280

公皙哀280

季次280

颜无繇280

颜路280

漆雕开280

子开280

子若280

巫马施280

子旗280

巫马旗280

陈亢280

子亢281

子禽281

孟懿子281

仲孙何忌281

南宫敬叔281

仲孙阅281

梁鳣281

叔鱼281

颜幸281

子柳281

冉孺281

子鲁281

曹?281

子循281

伯虔281

子析281

公孙龙281

子石281

冉季281

子产281

公祖句兹282

子之282

公祖兹282

秦祖282

子南282

漆雕哆282

子敛282

颜高282

子骄282

漆雕徒父282

漆雕从282

子文282

壤驷赤282

子徒282

商泽282

子秀282

石作蜀282

子明282

任不齐282

子选282

公良孺282

子正282

后处282

子里282

秦冉282

开282

公夏首282

乘283

奚容蒧283

子皙283

公肩定283

子中283

颜祖283

襄283

?单283

子家283

句井疆283

子疆283

宰父黑283

子索283

秦商283

子丕283

申党283

申棠283

申续283

申枨283

颜之仆283

叔283

荣旗283

子祈283

县成284

子祺284

左人郢284

行284

燕伋284

思284

郑国284

子徒284

秦非284

子之284

施之常284

子恒284

颜哙284

子声284

步叔乘284

子车284

原亢籍284

子籍284

乐欬284

乐欣284

廉絜284

子庸284

叔仲会284

子期284

颜何284

冉284

狄黑284

皙285

邦巽285

子敛285

孔忠285

公西舆如285

子上285

公西蒧285

琴张285

琴牢285

子开285

县亶285

子象285

颜浊邹285

廉瑀285

孺悲285

公罔之裘285

序点286

孔璇286

惠淑兰286

林放286

牧皮286

常季286

子服景伯286

宾牟贾286

鞠语286

孔门弟子考略仲尼弟子列传287

孔子弟子考287

文庙从祀弟子赞287

文庙从祀先贤先儒考287

论语孔子弟子目录287

孔门师弟年表287

圣门十六子书287

颜子书288

端木子书288

闵子书288

冉子书288

仲子书289

卜子书289

宰子书289

有子书290

言子书290

曾子书290

子思子书290

颛孙子书290

孔门弟子资料汇编291

颜子研究291

历史背景古国地名夏292

商292

殷292

周292

西周292

东周292

主292

镐292

首阳292

鲁293

齐293

卫293

宋293

陈293

蔡293

晋294

曹294

匡294

蒲294

叶294

负函294

赵294

滕294

薛294

郑294

楚295

吴295

越295

郯295

秦295

杞295

夷狄295

诸夏296

昌平296

曲阜296

洙泗296

洙水296

泗水296

鄹296

陬邑296

尼丘山296

防山297

费邑297

郈邑297

成邑297

中牟297

夹谷297

郓297

讙297

龟阴297

泰山297

武城298

仪298

互乡298

张羊298

达巷党298

陋巷298

九夷298

莒父298

东里299

骈邑299

石门299

东蒙299

颛臾299

东山299

礼仪制度井田制299

籍299

彻300

贡300

助300

田莱300

初税亩300

禅让300

分封制301

郡县制301

爵禄301

宗法制301

亲亲302

尊尊302

大宗302

小宗302

兄终弟及302

五世则迁302

公室303

礼经303

仪303

礼仪303

威仪303

经礼303

九礼303

五礼304

三礼304

夏礼304

殷礼304

周礼304

郊天305

郊祭305

社稷305

祭礼305

封禅306

旅306

祗306

宗庙306

主祏306

太庙306

昭穆307

太牢307

大牢307

告庙307

告朔307

饩羊307

奔墓308

饮至308

策勋308

大师礼308

乡饮酒礼308

九献309

三拜309

祼309

祼器309

灌309

金奏309

肆夏310

升歌310

褅310

尝310

禘尝之礼311

祫311

射礼311

聘射之礼311

乡射礼311

大射礼312

燕射礼312

宾射礼312

四射312

五射312

投壶313

大蒐礼313

主皮之射313

贽见礼313

觐礼313

享礼313

聘礼314

朝礼314

朝聘之礼314

策名礼314

锡命礼314

委质礼314

籍礼315

冠礼315

士冠礼315

笄礼315

取字315

委貌316

端章甫316

毋追316

委端316

端委316

昏礼316

烝316

报317

变食317

傩317

三年之丧317

祭祀317

卜318

祷318

灶318

夏时318

殷辂318

周冕318

韶舞318

雍318

武319

八佾319

入公门319

拜下319

拜上319

章甫319

絇履320

绅带320

缙笏320

黻冕320

麻冕320

礼器321

刑鼎321

宥坐之器321

欹器321

觚321

圭321

俎豆321

笾豆321

塞门322

反坫322

木铎322

瑚琏322

麟323

凤鸟323

羵羊323

职官等级五等爵323

诸侯324

相324

宗伯324

冢宰324

太宰324

三公324

六卿324

卿324

大夫324

上大夫325

下大夫325

司徒325

大司徒325

小司徒325

司马325

大司马325

小司马325

司寇325

大司寇325

小司寇325

司败325

司空325

大司空326

小司空326

司城326

司成326

天官326

春官326

夏官326

秋官326

冬官326

地官326

史326

内史326

太史326

巫326

祝326

太祝326

卜326

行人326

大行人327

小行人327

乘田327

委吏327

宰327

中都宰327

邑宰327

陪臣327

家臣327

室老327

有司327

士327

执鞭之士328

令尹328

亚饭328

三饭328

四饭328

逸民328

国人328

庶人328

民328

匹夫328

野人329

三军329

洙泗学录329

尼山学录329

翰林院五经博士329

翰博329

太常寺五经博士329

国子监学录329

国子监学正329

四氏学教授329

四氏学学录329

圣庙执事官329

衍圣公329

褒成侯330

宗圣侯330

奉圣亭侯330

奉圣侯330

褒圣侯330

崇圣大夫330

崇圣侯330

邹国公330

绍圣侯330

恭圣侯330

文宣公330

奉祀官330

孔氏五位、二十派330

孔氏六十户330

孔府六厅331

历史人物三皇331

五帝331

伏羲氏331

黄帝331

颛顼332

高阳氏332

炎帝332

帝喾332

太皞332

少皞332

尧332

舜332

皋陶333

鲧333

禹333

后羿333

关龙逢333

后稷333

桀334

汤334

太甲334

太戊334

祖乙334

盘庚334

武丁334

高宗335

纣335

伊尹335

比干335

箕子335

伯夷335

叔齐335

王季335

周文王335

太任336

太姒336

周武王336

周成王336

周厉王336

周幽王336

泰伯337

太伯337

周公337

姬旦337

伯禽337

鲁襄公337

鲁昭公337

鲁定公338

鲁哀公338

齐桓公338

齐庄公338

齐景公338

齐简公339

晋文公339

楚庄王339

楚平王339

楚昭王339

卫庄公340

卫出公340

阖闾340

夫差340

勾践340

陈完340

管仲340

管敬仲341

管夷吾341

鲍叔牙341

百里奚341

介子推341

陈成子341

田成子341

田常341

臧文仲341

臧武仲342

柳下惠342

史墨342

子产342

晏婴342

晏平仲343

范宣子343

季孙氏343

季氏343

孟孙氏343

叔孙氏343

三桓343

三家343

三子343

季文子343

季武子344

季平子344

季桓子344

季康子344

少正卯344

阳虎344

阳货345

赵鞅345

赵简子345

左丘明345

老子345

老聃346

子桑伯子346

桑户346

孟武伯346

孟庄子346

孟敬子346

师襄346

师挚346

苌弘346

公山不狃346

公山弗扰347

佛肸347

蘧伯玉347

桓魋347

叶公347

荀寅348

叔向348

公子纠348

卞庄子348

王孙贾348

祝鮀348

令尹子文348

崔杼349

陈文子349

宁武子349

微生高349

孟之反349

宋朝349

老彭349

陈司败349

吴孟子350

卫公子荆350

裨谌350

世叔350

子羽350

子西350

伯氏350

孟公绰350

公明贾350

僎351

微生亩351

原壤351

史鱼351

史鰌351

师冕351

周任351

接舆351

楚狂接舆351

桀溺351

长沮351

丈人351

荷?丈人352

公孙朝352

铜鞮伯华352

叔孙武叔352

南子352

孔学流传(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孔学流传353

学派风气儒354

儒家355

儒分八派355

子张之儒356

子思之儒356

颜氏之儒356

孟氏之儒356

漆雕氏之儒357

仲良氏之儒357

孙氏之儒357

乐正氏之儒357

儒学357

孔学359

儒术359

儒服359

儒行360

君子儒360

小人儒360

贱儒360

大儒360

小儒360

陋儒361

散儒361

腐儒361

雅儒361

俗儒361

仲尼之徒361

思孟学派361

儒墨显学361

墨家362

道家362

老庄学派362

名家363

法家363

刑名法术之学364

农家364

纵横家364

阴阳家364

兵家365

小说家365

杂家365

管仲学派366

稷下学宫366

百家争鸣366

诸子出于王官论367

学在官府367

私学367

学术下移367

搢绅先生368

邹鲁之士368

养士368

学术思想先知先觉368

后知后觉368

仁政369

民贵君轻369

内圣外王369

五霸370

省刑罚370

以德服人370

与民同乐371

多助371

寡助371

亲亲仁民爱物371

豪杰371

人伦371

性善372

养心372

良心372

夜气372

浩然之气372

养气372

良知372

良能372

良贵373

四端373

尽心知性知天373

恻隐之心373

羞恶之心373

恭敬之心373

是非之心373

践形373

反求诸身374

去利怀义374

仁义为美374

知言374

知类374

淫辞375

诐辞375

邪辞375

遁辞375

辩375

恒产375

恒心375

五世而斩375

法而不廛376

讥而不征376

助而不税376

分376

明分使群376

隆礼377

礼以养欲377

隆礼至法377

隆礼贵义377

积善成德377

先王377

后王378

法先王378

法后王378

一天下378

好生恶杀378

君子比德378

礼义379

教化379

师法之化379

天官379

天君380

大清明380

天人之分380

辨合381

制天命而用之381

性恶381

符验381

征知382

解蔽382

虚壹而静382

日新383

维新383

大同383

小康383

天下为公383

学问思辨行384

格物致知384

诚意正心384

正心384

修身384

修齐治平385

八条目385

大学之道385

人伦385

中和386

絜矩之道386

配天386

大德小德386

慎独386

尽性387

尊德性387

道问学387

七情388

十义388

五常388

四德388

子夏丧明388

孔墨异同389

圣王不为乐389

天下同义389

非命389

强力非命389

述而必作389

执有命者不仁389

立天为仪390

遵道利民390

兼相爱390

行不在服390

死忘亲390

儒者四政390

儒者伪行391

节葬391

儒者之知391

无鬼而学礼391

立命怠事391

学不导众391

尚同为政391

爱无差等392

以名举实392

取实予名392

兼王之道392

取法夏禹392

节身诲民393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393

尚贤三本393

为贤之道393

言信行果393

褫衣酤酒393

墨子称孔394

子夏问墨394

晏子非孔394

晏子居丧394

礼为乱首394

大道废有仁义395

绝圣弃智395

绝仁弃义395

六亲不和有孝慈395

道法自然395

津人操舟396

六经陈迹396

盗跖斥孔396

吕梁行歌396

子贡见圃者397

循名责实397

杂反之学397

世异事异397

变法更礼398

诗书削国398

圣人不法古398

六虱398

利民不循礼398

归心于壹398

三世说399

远仁去智399

文学之士399

峭法严刑399

儒以文乱法399

法不求智400

法与时移400

治与世宜400

仲尼之智400

微妙之言400

以刑去刑401

曾子杀彘401

匡倩论儒401

子路行惠401

先秦人物孟子402

万章403

乐正子403

公都子403

公孙丑403

荀子403

墨子404

腹?405

鲁仲连405

陈仲子405

告子405

许行405

庄子406

惠施406

杨朱406

慎到406

尸佼407

商鞅407

吴起407

韩非408

宋钘408

尹文408

公孙龙409

尉缭409

邹衍409

吕不韦409

先秦著述中庸410

孟子410

尽心411

告子411

万章411

滕文公411

梁惠王411

大学411

荀子411

礼论412

非十二子412

仲尼412

儒效412

宥坐413

公孙尼子413

墨子413

非儒414

非命414

非乐414

庄子414

盗跖414

则阳415

大宗师415

徐无鬼415

天下415

文子415

子华子415

亢仓子416

尹文子416

黔娄子416

鲁连子416

尸子416

商君书416

更法416

开塞416

靳令417

韩非子417

五蠹417

显学417

储说418

说林418

杨朱418

国语419

战国策419

孔学流传(秦汉-隋唐)秦汉时期孔学流传4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孔学流传421

隋唐时期孔学流传423

道教与孔424

佛教与孔425

学派事件焚书坑儒42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28

经学428

今文经学429

古文经学430

经今古文之争430

鲁学431

齐学431

郑学431

孔子作六经431

孔子作纬书432

孔壁古文432

石渠阁会议432

白虎观会议432

王莽改制432

北学433

南学433

王学433

玄学433

正始之音434

竹林七贤434

天台宗434

华严宗435

禅宗435

禅学436

名词术语大一统436

名教436

正义不谋利436

河图436

洛书437

五行437

训诂437

义疏437

正义437

疏证437

笺438

三科九旨438

符命438

五始438

获麟438

血书端门438

圣人体无438

六经未必为太阳439

六经芜秽439

非汤武而薄周孔439

越名教而任自然439

周孔为圣不得仙440

道为仁义祖宗440

治世之圣人440

得道之圣人440

仙人不必圣440

九圣共成易经441

道本儒末441

儒道异理441

圣人不必仙441

富贵在钱441

圣人无心441

仁义之迹441

放达为非道442

道统442

夷夏大防442

存仁行义443

正名辨位443

时变而礼不革443

统合儒释443

贵愚贱圣443

禅定443

顿悟444

明心见性444

秦汉-隋唐人物秦始皇445

刘邦445

穀梁赤445

公羊高445

浮丘伯445

贾谊445

陆贾446

叔孙通446

公孙弘446

董仲舒446

刘安447

汉武帝447

司马迁447

田何447

杨何447

施雠447

孟喜448

梁丘贺448

京房448

费直448

高相448

伏生448

欧阳生448

夏侯胜448

夏侯建449

孔安国449

申公449

辕固生449

韩婴449

毛亨449

毛苌449

鲁共(恭)王449

河间献王450

高堂生450

后仓450

戴德450

戴圣450

庆普450

严彭祖450

颜安乐450

江公450

瑕丘江公450

刘向450

扬雄451

刘歆451

张禹451

王莽451

杜子春452

包咸452

王充452

郑兴452

郑众452

尹敏452

服虔453

丁恭453

李育453

贾逵453

许慎453

杨震453

关西孔子453

马融453

王符454

郑玄454

荀爽454

何休454

孔融454

曹操455

虞翻455

刘劭455

仲长统456

诸葛亮456

王肃456

孙炎457

何晏457

阮籍457

傅玄458

杨泉458

杜预459

嵇康459

王弼459

康僧会460

郭象460

鲁褒461

葛洪461

孙盛462

张湛462

王坦之462

戴逵463

慧远463

范宁463

陶渊明464

竺道生464

梅赜464

寇谦之465

何承天465

慧嵩465

毘昙孔子465

范缜465

陶弘景466

萧子良466

萧衍466

曹思文466

徐遵明467

刘献之467

皇侃467

孔子袪467

熊安生467

颜之推467

刘焯468

刘炫468

陆德明468

傅奕468

孔颖达469

王通469

颜师古470

唐太宗470

李世民470

成玄英470

吕才470

慧能471

司马承祯471

刘知幾471

唐玄宗471

李隆基472

神会472

李华472

啖助472

赵匡473

陆淳473

韩愈473

李翱473

柳宗元474

宗密474

秦汉-隋唐著述论六家要旨475

孟子荀卿列传475

新语475

新书475

淮南子475

举贤良对策476

春秋繁露476

论儒476

说苑477

五经通义477

五经要义477

法言477

谶纬477

纬书478

图纬478

图箓478

诗纬479

诗纬含神雾479

诗纬推度灾479

诗纬氾历枢479

书纬479

尚书璇玑钤479

尚书考灵曜479

尚书刑德放479

尚书帝命验479

尚书运期授480

尚书中候480

礼纬480

礼纬含文嘉480

礼纬斗威仪480

礼纬稽命征480

易纬480

易纬是类谋481

易纬坤灵图481

易纬辨终备481

易纬乾凿度481

易纬稽览图481

易纬通卦验481

春秋纬482

春秋演孔图482

春秋元命苞482

春秋感精符482

春秋汉含孳482

春秋握诚图482

春秋说题辞482

春秋命历序483

春秋运斗枢483

春秋文耀钩483

春秋潜潭巴483

春秋佐助期483

春秋保乾图483

春秋考异邮483

春秋合诚图483

乐纬483

乐纬稽耀嘉483

乐纬叶图征484

乐纬动声仪484

论语谶484

论语比考谶484

论语撰考谶484

论语摘辅象484

论语摘衰圣484

孝经纬484

孝经援神契484

孝经钩命诀485

孔子闭房记485

白虎通义485

白虎通485

五经异义485

驳五经异义486

六艺论486

太平经486

周易参同契486

论衡486

问孔486

刺孟487

正说487

潜夫论487

昌言487

新论488

中论488

理惑论488

人物志488

与山巨源绝交书489

大人先生传489

圣证论489

沙门不敬王者论489

抱朴子490

夷夏论490

世说新语490

刘子491

枕中书491

颜氏家训491

真灵位业图492

弘明集492

中说492

原道492

复性书493

非国语493

经典释文493

史通494

惑经494

书事494

卜论495

长短经495

无能子495

六祖坛经495

化书496

孔学流传(宋元明清)宋元时期孔学流传497

明代时期孔学流传499

清代时期孔学流传501

学派事件理学504

道学505

临川学派505

洛学505

明道学派505

伊川学派505

关学506

程朱学派506

陆王学派506

考亭学派506

闽学506

草庐学派506

永嘉学派507

金华学派507

鲁斋学派507

甘泉学派508

阳明学派508

泰州学派508

蕺山学派509

东林学派509

复社509

颜李学派510

公羊学派510

常州学派510

吴派510

皖派511

扬州学派511

乾嘉学派511

朴学511

考据学511

汉学511

岳麓书院511

鹅湖书院512

白鹿洞书院512

考亭书院512

紫阳书院512

东林书院512

关中书院513

证人书院513

漳南书院513

诂经精舍513

南菁书院513

广雅书院513

万木草堂514

净明道514

全真道514

王安石王雱罢祀514

孔裔南迁514

孔氏南北宗515

孔氏北宗515

孔氏南宗515

孔洙让爵515

理学北传515

孔彦绳授官515

名词术语三教合一516

义理之学516

义理之性516

气质之性517

义利之辩517

民胞物与518

定性518

心统性情518

本心之知519

十六字心传519

居敬穷理519

主敬520

孔颜乐处520

革欲复理520

养心正志521

纲常万年521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521

义利双行522

克己尽物522

明道计功522

王霸并用522

同道相贤,殊轨异趋523

援儒入禅523

心学为圣人之学523

淮南格物523

尧服蒲车523

庭前格竹524

麻城讲学524

削发称异端524

六经责我开生面524

性日生日成524

奴儒525

囫囵理学525

论语公羊相通说525

后儒以理杀人525

不学孔子之不得已525

六经皆史526

六经皆器526

学于众人,斯为圣人526

儒墨相绌而相成526

孔子非不作而述527

宋元明清人物宋太祖527

赵匡胤527

邢昺527

范仲淹527

孙复528

胡瑗528

石介529

欧阳修529

契嵩529

李觏530

邵雍530

周敦颐530

刘敞531

司马光531

张载531

王安石532

程颢533

程颐533

苏轼534

苏辙535

吕大临535

谢良佐535

游酢536

杨时536

朱震536

胡安国536

吕本中537

张九成537

李侗537

胡寅538

胡宏538

王重阳538

杨万里538

朱熹539

张栻540

蔡元定540

吕祖谦540

陆九渊541

杨简541

程端蒙542

陈亮542

丘处机543

叶適543

陈淳544

蔡沈544

真德秀544

孔传545

孔元龙545

魏了翁545

王柏545

许衡546

黄震546

元世祖546

忽必烈547

王应麟547

金履祥547

吴澄547

许谦548

程端礼548

郑玉548

宋濂548

刘基549

王祎549

明太祖549

朱元璋550

方孝孺550

明成祖550

朱棣550

钱唐550

曹端551

薛瑄551

吴与弼551

陈献章552

胡居仁552

罗钦顺552

湛若水552

王守仁553

何瑭554

王廷相554

黄绾554

吕柟555

韩邦奇555

王艮555

季本556

聂豹556

杨慎557

黄佐557

吴廷翰557

邹守益558

陈建558

李元阳558

叶子奇558

王畿559

罗洪先559

颜钧559

韩贞560

高拱560

何心隐560

胡直560

王时槐561

耿定向561

张居正561

李贽562

许孚远562

袜宏563

吕坤563

唐鹤征563

唐伯元563

陈第564

焦竑564

德清564

顾宪成564

冯从吾565

杨廷筠565

高攀龙565

徐光启566

李之藻566

刘宗周567

黄道周567

孙奇逢567

蕅益568

朱之瑜568

陈确568

傅山569

潘平格569

黄宗羲570

方以智570

陆世仪571

张履祥571

张尔岐571

顾炎武572

王夫之572

汤斌573

李颙573

吕留良574

朱彝尊574

陆陇其574

唐甄575

徐乾学575

万斯大575

颜元575

熊赐履576

阎若璩576

万斯同577

李光地577

姚际恒577

孔尚任578

张伯行578

清圣祖578

康熙帝579

李塨579

方苞579

惠士奇579

顾栋高580

江永580

程廷祚580

惠栋580

全祖望580

清高宗581

乾隆帝581

卢文弨581

庄存与581

戴震582

纪昀582

钱大昕582

姚鼐583

段玉裁583

任大椿583

章学诚583

崔述584

汪中584

梁玉绳584

王念孙585

洪亮吉585

孔广森585

孙星衍586

凌廷堪586

张惠言586

江藩586

严可均586

焦循586

阮元587

王引之587

方东树587

刘逢禄588

唐鉴588

宋翔凤588

胡培翚588

陈奂588

刘宝楠589

马国翰589

陈立589

邵懿辰589

俞樾589

黄以周590

皮锡瑞590

宋元明清著述春秋尊王发微591

徂徕文集591

通书591

正蒙591

西铭592

二程全书592

周易程氏传592

识仁篇592

定性书592

三经新义592

儒言593

原文593

七经小传593

容斋随笔593

龙川文集593

东莱博议593

横浦心传594

近思录594

朱子大全594

朱子语类594

延平答问595

伊洛渊源录595

习学记言595

北溪字义595

性理字训596

黄氏日钞596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596

五灯会元596

辅教篇597

古微书597

大学问597

传习录597

王文成公全书598

明道编598

吉斋漫录598

困知记598

慎言599

雅述599

性理大全599

大学衍义补599

孔孟同异600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600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600

明灯道古录600

答耿中丞600

赞刘谐601

圣教小引601

童心说601

居业录601

呻吟语601

困辨录602

孔子赞602

宋元学案602

明儒学案603

张子正蒙注603

周易外传603

读通鉴论603

尚书引义604

船山遗书604

潜书604

求仁录604

弘道书605

述学605

说林605

理学宗传605

理学要旨605

性理大中606

性理精义606

洛学编606

瞽言606

四存编606

释据607

雕菰集607

孟子字义疏证607

原善607

乡党图考607

皇清经解608

皇清经解续编608

通志堂经解608

经学通论608

今古学考608

经学历史609

相台九经609

经籍纂诂609

经义述闻609

经传释词610

古经解钩沉610

九经古义610

孔学流传(近代以来)近代以来孔学流传611

名词学说思潮孔教614

保教614

新学伪经614

三世说615

人学615

天学616

定孔教为国教616

孔子纪年617

孔子为议制法617

尊孔救国论618

保存国粹618

打倒孔家店618

中体西用619

伦理革命619

孔子诞辰纪念620

整理国故620

崇尚直觉的孔子620

新统621

批林批孔621

评法批儒621

儒学现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