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二语言习得论20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二语言习得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4569667.jpg)
- 丰国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8603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第二语言习得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观研究1
1.1 价值观和言语行为1
1.1.1 “天人合一”的价值观1
1.1.2 “天人合一”对言语行为的影响2
1.1.3 结语与结论5
1.2 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观及典型研究5
1.2.1 概述5
1.2.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语言观6
1.2.3 第二语言习得的典型研究9
1.2.4 结束语12
第二章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13
2.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特征13
2.1.1 概述13
2.1.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特征14
2.1.3 结语22
2.2 监控模型理论23
2.2.1 引言23
2.2.2 监控模型内容概述23
2.2.3 监控模型的优缺点28
2.2.4 结语:监控模型的影响及启示33
2.3 中介语:心理词汇的意念表征34
2.3.1 概述34
2.3.2 中介语的发生机制36
2.3.3 结论39
2.4 语言僵化的发生机制40
2.4.1 引言40
2.4.2 语言僵化的发生机制41
2.4.3 结语43
2.5 话语示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43
2.5.1 引言43
2.5.2 话语示范的语言学本质44
2.5.3 话语示范的心理学原理47
2.5.4 结论53
2.6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程度53
2.6.1 引言54
2.6.2 普遍语法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原理54
2.6.3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程度55
2.6.4 普遍语法对克服语言僵化的启示58
2.6.5 结论61
第三章 第二语言习得心理机制研究63
3.1 第二语言心理表征的认知网络结构63
3.1.1 引言:第二语言心理表征的内涵及其内容63
3.1.2 第二语言心理表征的内容64
3.1.3 第二语言心理表征中命题的构成及其关系68
3.1.4 第二语言心理表征中命题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71
3.1.5 结论79
3.2 双语活动中的心理转换机制80
3.2.1 双语活动中的认知取向80
3.2.2 双语活动中的心理转换机制82
3.2.3 讨论与结论91
3.3 拓扑心理与推理变体92
3.3.1 引言92
3.3.2 推理变体:心理生活空间分化的表征93
3.3.3 结语96
第四章 第二语言习得认知研究97
4.1 学科整合与二语认知协同论97
4.1.1 引言97
4.1.2 学科整合的定义探索98
4.1.3 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学科整合思想102
4.1.4 结论105
4.2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学科取向106
4.2.1 概述106
4.2.2 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学科取向108
4.2.3 结论116
第五章第二语言写作研究118
5.1 人文主义语言思想关照下的英语书面输出118
5.1.1 引言118
5.1.2 英语书面输出的人文主义语言哲学观120
5.1.3 人文主义语言哲学观给英语书面输出的启示126
5.1.4 结论128
5.2 第二语言写作的三层面128
5.2.1 第二语言写作的三层面128
5.2.2 关联理论和语境理论对第二语言写作的解释129
5.2.3 结论130
5.3 第二语言写作中的认知心理机制130
5.3.1 第二语言写作中认知心理机制及跨文化性质131
5.3.2 第二语言写作中认知心理机制及跨文化性质的启示136
5.4 第二语言写作中的关联参与137
5.4.1 概述137
5.4.2 关联参与的作用138
5.4.3 结论142
5.5 第二语言写作中英汉语用文化差异143
5.5.1 概述143
5.5.2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中语用失误144
5.5.3 语用文化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启示145
5.5.4 结语146
5.6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段落写作特征146
5.6.1 概述146
5.6.2 段落的主题句及扩展句146
5.6.3 段落的单一性149
5.6.4 段落的连贯性149
5.6.5 段落的过渡词151
5.6.6 结语152
5.7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句子写作特征152
5.7.1 概述152
5.7.2 句子的完整性152
5.7.3 句子的统一性153
5.7.4 句子的简洁性155
5.7.5 句子的多样性155
5.7.6 结语157
5.8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中英汉表达习惯及句子结构差异157
5.8.1 概述157
5.8.2 英汉表达习惯及句子结构差异157
5.8.3 结语160
5.9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中成品表征的传播学解释160
5.9.1 关于英语跨文化写作160
5.9.2 成品表征的传播学基础161
5.9.3 成品表征的传播学属性164
5.9.4 结论166
5.10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中英汉修辞格比较167
5.10.1 概述167
5.10.2 英语写作中英汉修辞格比较168
5.10.3 结语173
5.11 中介语及中介语篇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启示173
5.11.1 引言173
5.11.2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中的中介语和中介语篇175
5.11.3 结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中的中介语和中介语篇分析的意义180
第六章第二语言教育和教学研究181
6.1 第二语言学习观念的误解及其转变机制181
6.1.1 引言181
6.1.2 对语言本质的误解181
6.1.3 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误解185
6.1.4 对第二语言测试的误解186
6.1.5 结语187
6.2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观念新探188
6.2.1 引言188
6.2.2 要具有先进的第二语言教学思想188
6.2.3 要科学地理解第二语言教学价值189
6.2.4 结语192
6.3 第二语言多媒体教学技术弊端的人文依据192
6.3.1 引言193
6.3.2 人文主义思想的语言本质194
6.3.3 从人文主义语言思想看第二语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弊端195
6.3.4 结论198
第七章 第二语言测试研究199
7.1 第二语言测试设计的原则与实践199
7.1.1 引言199
7.1.2 第二语言测试设计的总体原则200
7.1.3 第二语言测试设计的实践操作和题型分析201
7.1.4 结语206
7.2 第二语言测试负向反拨效应的分析207
7.2.1 第二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况207
7.2.2 第二语言测试多出现负向反拨效应的原因208
7.2.3 化负向反拨效应为正向反拨效应的措施210
7.2.4 结论211
7.3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异化现象分析212
7.3.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引起的问题212
7.3.2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异化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异化213
7.3.3 大学英语考试的“功利”色彩从何而来又如何而去214
7.3.4 余论和结论217
7.4 CET-4测试的信度与效度评析218
7.4.1 概述218
7.4.2 CET-4测试的信度和效度219
7.4.3 结论223
参考文献224
附录1 英文目录244
附录2 各章节英文概述250